close
區域經濟潮湧 專傢獻智河北
9月20日,河北省區域經濟發展學術研討會在保定舉行,來自國內外的專傢們齊聚一堂,探討區域經濟發展的新邏輯,總結國內外區域經濟發展經驗帶來的新啟示。
人才決定區域發展
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關於推廣支持創新相關改革舉措的通知》,提出在京津冀、上海、廣東(珠三角)、遼寧沈陽等8個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域內,推廣涉及四個方面共13項支持創新相關改革舉措。
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開始推動以來,這已經不是第一個推動三地人才合作的利好政策。
今年4月份,京津冀三地共同開展瞭 2017年京津冀高層次和急需緊缺人才引進計劃 。7月份,京津冀三地共同發佈瞭《京津冀人才一體化發展規劃(2017-2030年)》。這是我國首個跨區域的人才規劃,也是首個服務國傢重大戰略的人才專項規劃。
京津冀協同發展自生態、交通和產業先行之後,人才領域的合作尤其是促進三地人才創新創業的步伐一直在加快。這樣的政策推出,背後遵循的是一種什麼樣的邏輯?
上世紀80年代區域經濟發展以要素驅動為主,90年代中後期以投資驅動為主,現在我們要轉向創新驅動。 9月20日,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副校長、區域經濟學傢楊開忠在保定舉行的河北省區域經濟發展學術研討會上說, 區域經濟發展的邏輯,有瞭新的變化。
這究竟是個什麼樣的變化?
在楊開忠看來,在要素驅動階段,區域經濟發展強調的是要素稟賦。比如國內的珠三角和長三角地區。而當創新驅動成為國傢戰略,區域經濟發展更加倚仗創新動力時,誰掌握瞭創新驅動的關鍵,誰就擁有瞭發展優勢。
那麼創新驅動的關鍵在哪裡?
楊開忠認為,人才和企業是創新的微觀基礎。人才和企業選擇去哪裡,哪裡才會有創新的動力和載體。以創新驅動推動區域發展,關鍵要看當地對人才和企業的吸引能力有多強。
在創新經濟中,投資和企業都是追逐人才的。人才區位選擇,決定區域繁榮。 楊開忠舉例說,武漢、成都、重慶,以及上海、北京等一線或者新一線城市現在追逐的焦點已經轉向瞭人才。
既然如此,那麼人才的區位選擇決定於哪些因素?
要在全球競爭中集聚人才,我們必須以不斷地提高我們地方品質為關鍵。 他進一步解釋稱,好的地方品質除滿足住房要求外,還應該在自然環境和建築環境方面做好規劃和建設。此外,要提供優質的公共服務,包括教育、醫療衛生、文化、眾創空間、社會保障等方面。
英國倫敦政治經濟學院教授、201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克裡斯托弗 皮薩裡德斯則補充認為,打造高品質環境,以前公共衛生或者污染等是關鍵要素,隨著城市重工業的退出,電力、天然氣的普及,人們更為看重的將是數字基礎設施。 這將是城市發展的主要要素。
合作關鍵是分工
就京津冀協同發展,皮薩裡德斯重點從全球視角分享瞭他眼中的 波士華 經驗。
波士頓-華盛頓城市帶 (簡稱波士華BosWash),是世界上首個被認可的,也是目前實力最強的城市群。它幾乎囊括瞭美國東北部所有的大城市及部分南部城市,該區面積不到美國國土面積的1.5%,卻集中瞭15%的人口。
皮薩裡德斯介紹說, 波士華 城市層級結構猶如一座大金字塔,塔尖是紐約,第二層是波士頓、費城、巴爾的摩、華盛頓4大城市,再下面則是圍繞在前面5座核心城市周圍的40多個中小城市。美國東北部城市群在世界城市中的地位以及對於世界經濟的影響力,得益於城市群內的區域分工格局。
紐約作為全美乃至全世界的金融與商貿中心,有著最為發達的商業和生產服務業,為 波士華 提供多種重要的服務。
波士頓集中瞭高科技、金融、教育、醫療服務、建築和運輸服務業,其中高科技和教育是波士頓最具特色和優勢的產業,沿波士頓128號公路形成瞭與 矽谷 齊名的高科技聚集地。通過其卓越的醫療服務和高等學府(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波士頓已經成為全球智力、技術與政治思想的中心。
9月20日,河北省區域經濟發展學術研討會在保定舉行,來自國內外的專傢們齊聚一堂,探討區域經濟發展的新邏輯,總結國內外區域經濟發展經驗帶來的新啟示。
人才決定區域發展
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關於推廣支持創新相關改革舉措的通知》,提出在京津冀、上海、廣東(珠三角)、遼寧沈陽等8個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域內,推廣涉及四個方面共13項支持創新相關改革舉措。
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開始推動以來,這已經不是第一個推動三地人才合作的利好政策。
今年4月份,京津冀三地共同開展瞭 2017年京津冀高層次和急需緊缺人才引進計劃 。7月份,京津冀三地共同發佈瞭《京津冀人才一體化發展規劃(2017-2030年)》。這是我國首個跨區域的人才規劃,也是首個服務國傢重大戰略的人才專項規劃。
京津冀協同發展自生態、交通和產業先行之後,人才領域的合作尤其是促進三地人才創新創業的步伐一直在加快。這樣的政策推出,背後遵循的是一種什麼樣的邏輯?
上世紀80年代區域經濟發展以要素驅動為主,90年代中後期以投資驅動為主,現在我們要轉向創新驅動。 9月20日,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副校長、區域經濟學傢楊開忠在保定舉行的河北省區域經濟發展學術研討會上說, 區域經濟發展的邏輯,有瞭新的變化。
這究竟是個什麼樣的變化?
在楊開忠看來,在要素驅動階段,區域經濟發展強調的是要素稟賦。比如國內的珠三角和長三角地區。而當創新驅動成為國傢戰略,區域經濟發展更加倚仗創新動力時,誰掌握瞭創新驅動的關鍵,誰就擁有瞭發展優勢。
那麼創新驅動的關鍵在哪裡?
楊開忠認為,人才和企業是創新的微觀基礎。人才和企業選擇去哪裡,哪裡才會有創新的動力和載體。以創新驅動推動區域發展,關鍵要看當地對人才和企業的吸引能力有多強。
在創新經濟中,投資和企業都是追逐人才的。人才區位選擇,決定區域繁榮。 楊開忠舉例說,武漢、成都、重慶,以及上海、北京等一線或者新一線城市現在追逐的焦點已經轉向瞭人才。
既然如此,那麼人才的區位選擇決定於哪些因素?
要在全球競爭中集聚人才,我們必須以不斷地提高我們地方品質為關鍵。 他進一步解釋稱,好的地方品質除滿足住房要求外,還應該在自然環境和建築環境方面做好規劃和建設。此外,要提供優質的公共服務,包括教育、醫療衛生、文化、眾創空間、社會保障等方面。
英國倫敦政治經濟學院教授、201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克裡斯托弗 皮薩裡德斯則補充認為,打造高品質環境,以前公共衛生或者污染等是關鍵要素,隨著城市重工業的退出,電力、天然氣的普及,人們更為看重的將是數字基礎設施。 這將是城市發展的主要要素。
合作關鍵是分工
就京津冀協同發展,皮薩裡德斯重點從全球視角分享瞭他眼中的 波士華 經驗。
波士頓-華盛頓城市帶 (簡稱波士華BosWash),是世界上首個被認可的,也是目前實力最強的城市群。它幾乎囊括瞭美國東北部所有的大城市及部分南部城市,該區面積不到美國國土面積的1.5%,卻集中瞭15%的人口。
皮薩裡德斯介紹說, 波士華 城市層級結構猶如一座大金字塔,塔尖是紐約,第二層是波士頓、費城、巴爾的摩、華盛頓4大城市,再下面則是圍繞在前面5座核心城市周圍的40多個中小城市。美國東北部城市群在世界城市中的地位以及對於世界經濟的影響力,得益於城市群內的區域分工格局。
紐約作為全美乃至全世界的金融與商貿中心,有著最為發達的商業和生產服務業,為 波士華 提供多種重要的服務。
波士頓集中瞭高科技、金融、教育、醫療服務、建築和運輸服務業,其中高科技和教育是波士頓最具特色和優勢的產業,沿波士頓128號公路形成瞭與 矽谷 齊名的高科技聚集地。通過其卓越的醫療服務和高等學府(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波士頓已經成為全球智力、技術與政治思想的中心。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